2007年4月25日星期三
2007年4月24日星期二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原文作者周国平。
我在大二时读过此文,感触颇深,从此不再相信知己一说。但自己内心仍渴望有这么一个人的:我们心灵相通,知己知彼,能给彼此以精神慰藉;彼此的爱好虽不求完全相同,但总有话可说;两人可以在空间上相距遥远,碣石潇湘,但却彼此神交,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曾经,自己好似有过这样的朋友,但造物弄人,天不怜我,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此中我的责任不可谓不大,悔却晚矣。吾生也有涯,彼生亦有限,而缘聚缘散,原来的一切来了又散了,只留给自己无尽的回忆,埋藏于心底深处。也罢!不过,于我,内心还是有得一心灵好友之奢望的,然自己对知己的信任已经动摇,虽未撼动根基却也伤筋动骨了,故如今只能浑浑噩噩却又饥渴难耐的生活着。今日再读此文,仍感动涕零,不知所言。
-------------------------------------------------------------------------------------------------
五一长假将至,但本周六周日却被安排补课,此次黄金周不可能再过九天了。一班好友或回家或出行,只有我既无打算又无心情。然则时间充裕,加之天气或尚佳,久居斗室想必亦苦闷异常。思来忖去,身上虽不名一文,却仍可遍游京城佳景好处:或各大校园,或开放公园,或城南旧事之神韵胡同,或京郊山丘之远足野炊,等等免费低价之处,当可承受。做个独来侠,来去自由,无拘无束,寄情乡野山水,心情想必不会太差。慨慨!
-------------------------------------------------------------------------------------------------
(原文)人们常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史怀泽却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译文见陈泽环译《敬畏生命》一书) 中说,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无权对别人提出这种要求。"不仅存在着肉体上的羞耻,而且还存在着精神上的羞耻,我们应该尊重它。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脱掉它 。"如同对于上帝的神秘一样,对于他人灵魂的神秘,我们同样不能像看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那样去阅读和认识,而只能给予爱和信任。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
读着这些精彩无比的议论,我无言而折服,它们使我瞥见了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 深度。凡是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心生活的人,必然会深知一切精神事物的神秘性并对之充满敬畏之情,史怀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看来,一切生命现象都是世界某种神秘的精神本 质的显现,由此他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主张。在一切生命现象中,尤以人的心灵生活最接 近世界的这种精神本质。因而,他认为对于敬畏世界之神秘本质的人来说,"敬畏他人的精 神本质"乃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以互相理解为人际 关系为鹄的,其根源就在于不懂得人的心灵生活的神秘性。按照这一思路 ,人们一方面非常看重别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公开索取理解。至少在性爱中,索取理解似乎成了一种最正当的行为,而指责对方不理解自己则成了最严厉的谴责,有时候还被用作破裂前的最后通牒。另一方面,人们又非常踊跃地要求理解别人,甚至以此名义强迫别人袒露内心的一切,一旦遭到拒绝,便斥以缺乏信任。在爱情中,在亲情中,在其他较亲密的交往中,这种因强求理解和被理解而造成的有声或无声的战争,我们见得还少吗?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对自己又真正理解了多少?一个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他就不会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会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别人了。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 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 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2007年4月21日星期六
犬儒主义
当今中国最流行的是什么主义?
答:犬儒主义
Cynicism源自一个古希腊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是Diogenes of Sinope,这派主张清心寡欲,鄙视世俗的荣华富贵,坚持真理善良,揭露伪善。据说Diogenes住在一个大桶(一说大瓮)里,讨饭为生,活得像条狗,但他从来不恼,因此得名“犬儒”。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御驾来访,问他要什么赏赐,Diogenes说“只要你走开,别挡住了我的阳光”。亚历山大不禁感叹道“我如果不是亚历山大,那我就做Diogenes”。
开始的犬儒主义者比如Diogenes是很严肃的社会批评家,他们热烈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从物欲之下解放出来的心灵自由,Diogenes很是愤世嫉俗,坚持自己内心的道德规范。但后来的犬儒主义却几乎演变成了本来的对立面:不再是愤世嫉俗,而是“玩世不恭”,他们仍然保持了对世俗的批评,但是却丢失了作为原则的内心道德规范,所以他们抱着的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他们宣称是“看透了这个社会”。由于没有了内心的道德约束,却同时保持了对世俗的批评,而且他们不相信理想,不相信道德原则,不相信精神,唯一相信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冷漠甚至欺诈,最真实的就是人的私利。于是乎,他们可能放纵的追求他们仍然在讨厌着批评着的世俗中代表地位财富的“美好”的东西。
犬儒主义在极权社会的后期是普遍泛滥的。极权社会通常会经历这三大时期:
第一、乌托邦,令人心醉神迷的天堂理想,激情四射,“大跃进”时期;
第二、大规模的恐怖和人间地狱,激情消退,人人自危,“大革文化命”时期;
第三、犬儒主义时期,人人玩世不恭,“看透一切”,政治冷感。
有人说,第二第三时期之间还应该加一个“抗争”的过程,但由于抗争的失败,人们对极权的轻信和恐惧,使人们燃烧的心骤然冷却下来。
现在的社会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人人之间充满了冷漠,没有理想,没有道德,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追求着财富地位成就。
“年轻人成为犬儒主义者是最悲惨的事了,因为他们不曾追求过,就已然放弃;不曾长大,就已然衰老;他们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就什么都不相信了”。恩,深有同感。
越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越容易变成犬儒主义者,这是因为他们原本坚持的理想在现实中没人理睬,碰壁太多了,到最后他们中有些不坚强的只能是“看透这个社会”,从而否定自己的理想以及其他所有的理想,最终滑落到犬儒主义的深渊。
有人说,要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坚强者一直坚持下去逐步改变社会的状况才有可能摆脱这种不良的社会形态,但谁有这样的理想改变现实呢?这就是犬儒主义的真实想法,而社会的大船也在“一面机关枪,三面任意走”的歧路航道上徘徊飘荡,这条大船能飘到何方呢?
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北京残艺表演
节目单(可能不全):
杨莉莉 歌曲《拥抱明天》和《月亮之上》;
杨梅、任冬蕾 舞蹈《命运》之舞;
于浩 歌曲《山路十八弯》、《青藏高原》、《走进新时代》;
阎明(非残疾) 魔术;
聋哑群舞 《黄土黄》;
田山 软弓京胡演奏《鸟语虫鸣》;
小丑的杂技表演 平衡、举重若轻;
于宏图 《西班牙斗牛士》、《卡门序曲》小号独奏,歌曲《母亲》、《从头再来》、《向天再借五百年》;
邰丽华等 压轴舞蹈《千手观音》。
杨莉莉是左前臂被截去;杨梅、任冬蕾一个聋哑,一个右小腿截肢;于浩,抗洪英雄,劳累过度导致弱视,他是真假音歌唱,假音为女声;田山是盲人;于宏图,盲人。
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
反对学术腐败,建设学术规范
早就对学术界腐败有所耳闻,自己将来可能也要在其中混迹,所以现在的我更能感觉到,这学术界里水份大的很。院士、教授不一定有真才实学,更不一定都是品德高尚之人。老一辈的科学家或许“德艺双馨”的不少,但现在,随着诸如邹承鲁等大家的远去和社会环境的恶化,本来就不是百分百纯净的象牙之塔更有向比萨斜塔发展的趋势。
归根结底,学术界的腐败是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的。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如果走关系能带来科研基金的获得,那对于靠科研基金生活的人来说,谁能免俗不去找关系呢?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快餐社会中,如果靠作假能更快的捞到名利,elite中谁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呢?
当然,这不是推卸责任,相信腐败原罪说,而是社会环境如此,不能对清贫了半个世纪的前“臭老九”们过分指责。他们是败类,是毒瘤,清除一个两个很容易,但如何构建基于整个社会基础上的预防机制才应该是更重要的,而这样的工程显然与社会道德的重建不可分割。
在这个过程中,有方舟子这样的人物只可能对这样的道德重建过程起助推作用而非破坏或延迟作用,即使方有过分的时候却也可原谅,毕竟唯实求真是他的理念,做错事也只可能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下犯的小小失误而已。今天还看到这两句话“观色即空成大智”、“观空即色成大悲”,感觉有些道理。方舟子可能是有些不慈悲,但我们反过来看,在这么不慈悲的情况下,学术腐败都到了明目张胆以至于达到“恶人先告状”“假能乱真”的猖獗程度,如果象官方一样慈悲,那学术界还有河清海晏的时候吗?
所以,方舟子,我支持你。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提问很踊跃,对这个争议人物也颇多不同看法,尤其在中医问题上。方主张“废医存药”,废医不是整个把中医全盘否定,而是要废掉那些已经被科学证明是荒唐的但现在仍大行于世的所谓中医理论,比如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等;那些能被现代科学接受的诸如针灸理论就不在废医之列了,所以很多人有误解了方的观点,认为他主张完全废除中医,这是不对的。
2007年4月12日星期四
感傷的《心愿》
確實好聽,猶如天籟(這種稱贊太俗了點),不過一點都沒有夸張,略帶感傷的guitar伴奏,四個女生青澀的歌唱,詩意的歌詞等等都賦予了這首歌無與倫比的魔力,據說她自誕生以來就是經典的校園畢業離別歌謠,一點都不虛,聽著這首歌,足讓你在紛繁蕪雜中清凈片刻,想起一些沉淀的淚、鎦金的歲月、永遠的誓言、愛過的人、天真憂傷的臉.......
在人生的某一時刻,當我們再次關注珍藏在記憶中的泛黃老照片的時候,我們內心激蕩的或許就是這首歌所要唱的,淡淡的憂傷、讓人潸然淚下的青春。
----------------------------------------------------------------------------------------------------
歌詞
心願 |作者:王澤
湖水是你的眼神
夢想滿天星辰
心情是一個傳說
亙古不變地等候
成長是一扇樹葉的門
童年有一群親愛的人
春天是一段路程
滄海桑田的擁有
那些我愛的人
那些離逝的風
那些永遠的誓言一遍一遍
那些愛我的人
那些沉澱的淚
那些永遠的誓言一遍一遍
湖水是你的眼神
夢想滿天星辰
心情是一個傳說
亙古不變地等候
成長是一扇樹葉的門
童年有一群親愛的人
春天是一段路程
滄海桑田的擁有
那些我愛的人
那些離逝的風
那些永遠的誓言一遍一遍
那些愛我的人
那些沉澱的淚
那些永遠的誓言一遍一遍
我們都曾有過一張天真而憂傷的臉
手握陽光我們望著遙遠
輕輕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
長大間我們是否還會再唱起心願
輕輕的一天天一年又一年
長大間我們是否還會再唱起心願
長大間我們是否還會再唱起心願
王澤:
1978年生於北京;
1993-1996年任北京青年報中學生通訊社記者兼副社長,負責校園音樂欄目;
1996年錄製《第一直覺》合輯; 同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參加北理鄉琴俱樂部,畢業的時候經常參加歡送演出;
1998年《第一直覺》合輯由上海聲像出版社出版;小說《王者當歌》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0年9月,赴美費城藝術學院學設計專業;
2002年5月研究生畢業後在美國工作;
創作的歌曲共4首:《心願》、《航行》(收在《第一直覺》合輯);
《一棵叫做feeling的植物》、《山歌》(收在《校園feeling》合輯);
郵箱地址: zezecn@yahoo.com
--------------------------------------------------------------------------------------------------
這首《心願》寫於1994年,當時王澤15/16歲,還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
錄音是在1996年夏高考剛結束時,是年王澤17歲,同時演唱的還有王澤的三位同學,她們也沒有超过18歲,她們分別是:喬媛(北京旅遊學院),楊穎(北京商學院,日語),唐景蓮(北京工業大學),獨唱的部分第一個是喬媛、第一個是楊穎、第三個是王澤(有點象武林外傳里祝無雙的聲音,相當稀飯~)、第四個是唐景蓮,后面的獨唱是楊穎,副歌二聲部“啊啊啊”是唐景蓮、“啦啦啦”是喬媛;
出版是1998年,CZ音乐(香港) 合集《第一直觉》。所以王澤說:“严格说不算‘ 大学生原创’”。
--------------------------------------------------------------------------------------------------
照片中的四個女生從左至右依次是王澤、楊穎、喬媛、唐景蓮。這是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12演播室給王澤拍攝采訪短片的時候,由王澤的好朋友秦燕為她們照的,地點是中央民族大學某間教室。所以此后有誤傳,說四個女生是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還被說成是少數民族MM,實在是誤會。
2007年4月11日星期三
“沈志华”现象
沈志华其人其书其事 by 钱镇
沈志华是个传奇人物,80年代初,他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世界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不知何故没毕业。他下海经商,结果大获成功。成功后,他杀了回马枪,搅动了波澜不惊的史学界。
1996年至2002年间,他个人出资140万元,从俄罗斯和美国搜集一万多件俄国解密档案,并组织翻译、整理、出版。还把搜集来的所有资料,自费复印一 套送给北京大学图书馆,有的还自制成光盘,交给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必须供人自由查阅。社科院一位苏联史专家认为,有了这批 档案,不仅苏联史要重新认识、重新书写,对20世纪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都要重新思考、重新评价。
沈志华对史学界的贡献不仅是买回了价值连城的档案,他还潜心研究,“用事实说话”,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解开不少历史谜团。他的研究方法也是可圈可点。
在旧书市场,看到他写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翻也没翻,就决心买下,就冲着对他的敬意,不读也要买。
不过,既然买了,怎会不读。
作为中国人,我很想了解学者基于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它涉及到对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评价。
书中记载,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特别是从苏联手中收回东北的主权,毛泽东和苏联领导人进行了艰难的谈判,最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作为同盟 者,苏联无偿转让了巨额财产,转让了长春铁路、大连、旅顺口以及在这些地区拥有的一切权利,失去了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中国则收回了在1945年根 据苏联与国民党政权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去的主权和利益。
收复东北的主权,无异于虎口拔牙。早在沙皇时期,俄国就有在亚洲扩张的野心,就曾染指中国的东北。斯大林的对华政策的两大战略考虑中,除了把蒙古从中国的 版图独立出去,形成广阔的安全地带外,另一条就是恢复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确保苏联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后者已经迫使蒋介石以条约的方式 予以确认。
可以做个比较,至今为止,俄国与日本关于北方四岛的领土纠纷仍没解决,这更显得达到上述目标之不易。而承认外蒙古独立,也是中国政府在现实政治的条件下,不得已咽下的苦果。
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可以指责其在历史上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在维护国家主权上,确曾竭尽全力,沈志华基于史料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这一点。(关于毛泽东与斯大林的谈判过程,详见该书正文和《余论一: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
对于中国当年应不应该出兵朝鲜,后人多有争论。沈志华在《余论三: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中分析说:出兵朝鲜,有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宣布台湾 未定论和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的刺激;也是根据国际分工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责任和义务;还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忧虑。对最后一点,沈志 华分析说:美军越过三八线后,金日成一旦战败,很可能退到中国境内,美军就可能以追剿的名义越过中朝边境,苏联也有了出兵中国的理由,这样,无论战争中哪 方胜利,中国的主权都将受到影响。所以朝鲜战争是不得不进行的。
然而,沈志华不无惋惜地指出:朝鲜战争本来可以在更早的时候、以更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式结束。如果在中国军队入朝近三个月的1951年1月13日,即 取得第三次战役胜利后结束,上面提到的中方决定介入战争的三层考虑都已变成现实,甚至台湾问题和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都有可能得到较为有利的解决。但 是,因为毛泽东设定了超越现实的战略方针,战争延续了33个月,中方并没实现更大的战略目标。而中国从人员伤亡到政治、外交、经济等各方面,都付出了本不 应该付出的多余代价。
无论是与苏联签约,还是出兵朝鲜,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在不遗余力地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这不是源自感情的辩护,而是基于史料的分析。
沈志华是一个没有学历、没有职称、没有单位的“三无人员”,但就凭他在史学上的贡献,他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几个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沈志华现象值得深思。
沈志华是从商界杀回学界的,将来会不会其他人也做类似举动,如果有,他们会不会象沈志华一样有出人意料的斩获?和一直在学术界辛勤劳作的人相比,沈志华有什么优长?沈志华从商的经历,与他的研究成果间是什么关系?
据我的观察,沈志华现象不会只是孤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大批知识分子下海经商,经历了商场的大起大伏,尝到了拥有金钱的快乐后,会有一些人希望在另 一个自我实现的方向上有所成就,就象西方的大亨在拥有足够金钱后,热心公益事业一样,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儒商转入学术界。他们有曾在学校受过基本的学术研 究的训练的优势,在经过人生的历练后,他们会选择自己比较喜欢、或自认为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下去。探索的乐趣远胜于收藏的乐趣。
说句让学术界丧气的话,在某些研究领域,这种转回学术界的人极具杀伤力。他们过了金钱关,不把学术研究当作谋生手段,因此也就不必追随国家课题、不必瞄着 市场需求,无需看人眼色定选题,不用小心翼翼谈想法;他们不必考虑一时的功名,不象在一个学术圈里长期混的学者,他们不怕说出格的话,他人也会对他们的放 胆格外宽容;他们得以摆脱学人间的人事纠葛,不用非要在导师主编的书中写出几章节,不必研究自己并不擅长或是并不喜欢的课题。
人一生能在官、学、商等领域出入几次,对构建多重价值观极有好处。可以使人生不囿于某种局限。把商场的效率观带入学术研究,会一下子打破传统的研究方式; 把学术的求真观带入官场,会让政治更具道德;把官场的务实观引入学术,会使学术研究更妥贴地把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不过,成功地实现不同领域间的跨越是件难事,虽乐于见之,但不会是普遍现象。
---------------------------------------------------------------------------
“异类”史家沈志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10年前,沈志华年过不惑,经商获得极大成功,觉得挣钱永远没有尽头,应该是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了。于是,中国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商人,多了一个殊为罕见的历史学家。
和一般学者的儒雅内敛不同,他身材魁梧,喝酒如水,仰天大笑的样子更不“斯文”,震得屋子里传来回声。他说起历史事件的年月日随口道来,可却总是记不住自己最喜欢的冰淇淋“哈根达斯”4个字。
在中国历史学界,沈志华是一个传奇人物,一个“异类”。
1996年至2002年间,他个人出资140万元,从俄罗斯和美国搜集俄国解密档案1.5万余件,并组织翻译、整理、出版。社科院一位苏联史专家认为,有了这批档案,不仅苏联史要重新认识、重新书写,对20世纪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都要重新思考、重新评价。
他个人出资设立的“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11年来已资助出版了80余本史学著作,由他出资组织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超过30起。
他身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社科院等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或兼职研究员,却一直是一个没有学历、没有职称、没有单位的“三无人员”。
就个人研究成果而言,他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被认为是“国内研究朝鲜战争的一个新的起点”;“以大量丰富而可靠的档案文献和适量的口述史料,对长期无人知晓、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和正反颠倒的重大史实作了澄清、填补和纠误……”他本人被评价为“国际学术界冷战史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学者之一”。
更有学者认为,沈志华和他的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代表着当代历史研究的一种民间化趋势。他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都有别于历史学界因袭的从概念出发,以结论剪裁史料的弊病,重新回归到从材料出发、就史实发言的本源。
10年前,沈志华年过不惑,经商获得极大成功,觉得挣钱永远没有尽头,应该是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了。于是,中国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商人,多了一个殊为罕见的历史学家。
-------------------------------------------------------------------------------------------------
弄清历史便没有白活 (来源:中国青年报)
沈志华家里有一间专门存放档案的房间,几十个纸箱,每份档案,他都可以讲出一段故事。
俄罗斯使馆的冈察洛夫,原来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后来到外交部任职,曾出任驻华使馆首席参赞。沈志华和他是通过学术界的朋友认识的。冈 察洛夫不仅抽出时间,连续数小时解答沈的疑难,一一解释很多档案原件中难以辨认的手写批语和签名,而且还把自己做研究时的好多资料赠送给他。“比1994年叶利钦送给韩国总统金泳三的还多。”沈志华喜滋滋地说,像是一个突然掉进了糖果堆里的孩子。
德国学者海因茨希博士,沈志华只是在学术讨论会上见过他一面。然而当沈志华知道他掌握了一批中苏同盟条约谈判的俄国档案,并通过电子邮件向他索取时,他非常慷慨地按照沈提供的目录一一复印并邮寄到中国。
还有美国独立学者威瑟斯比女士。作为一位俄罗斯问题专家,威瑟斯比曾多次赴俄国档案馆查找文件,个人积累了大批原始资料。当沈志华在美国向她谈起收集俄 国档案的困难时,她不仅热情地带沈到书房参观,详细介绍自己所收藏的档案文献,而且还利用假日亲自复印这些材料,无偿提供给他。
“这些人对我的刺激挺大的。”沈志华说。对他刺激大的,还有另外一些事。
国内某位学者,手里有一本新出的俄文书,沈志华想借来复印一下,不行。再问“能不能告诉我具体的书名、出版社,我自己想办法找去?”也不行。
某家研究机构订有一些俄国杂志,沈志华想去看看。第一次,人家没说什么。第二次再去时,那些杂志全被收了起来。
“我带回来的档案,全部公开。谁需要都可以查。”沈志华说:“我就是要给他们做一个榜样。”
他把从俄罗斯和美国搜集来的所有资料,自费复印一套送给北京大学图书馆,有的还自制成光盘,交给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条件只有一个,就是必须供人自由查阅。
那些资料印坏了一台复印机,沈志华家里的第二台,也不得清闲。他在京城南郊的别墅里,经常住着来查资料的学界朋友和为论文找资料的研究生。
在独立学者的身份之外,他最看重的是老师这个称呼。“沈志华在党校讲课,每次都是人满为患。”韩刚说。好多次,课结束了,底下的学生不走,不停地鼓掌,沈也只好一次次返场,像歌星似的。一个北大的学生说,听沈老师的课,让人脑袋开窍,不仅是他讲课的风格,更是他告诉你的历史真实的力量。
“历史教育,一定要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他说自己这一代人曾经深受其害。“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苏联史教科书不能看。看了那些档案,一脑袋汗,以前学的全是假的。教科书是干什么的,教学生的,教完以后他们的文化结构里就是这套东西了,结果给人的都是假的,这不是害人吗?”
“哎呀,这么一说,我都想编教科书去了,这个责任更大。”他自己嘀咕。
作为一个独立学者,他觉得,10年来,社会对他的认可,不仅是对他研究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他个人研究方式的认可。在体制之外,学术运作本身的渠道反而更为通畅和自由。“我想做什么题目自己决定,用不着审批。我想写什么自己知道,找什么我也知道,也知道哪里去找。”
一位社科院的学者笑言,在某种意义上,沈志华可以作为衡量学术研究宽容度和自由度的标尺。
很多人说,沈志华是个理想主义者。在他自己看来,理想主义与其说是为改造世界或影响他人,不如说,首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人,总要体现出你的价值。芸芸众生,几十亿人,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必要?每个人都要寻找自己的位置。我以为,做生意体现不出我的价值。挣钱,有人比我挣得多得多。”沈志华执著于历史研究的理由说起来很简单:“我就是想把那些过去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并不了解的事弄清楚,这样我才觉得没有白活。”
也许,正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家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用新发现的史料解读历史,赋予历史生命和灵魂,让自己活得明白,也让更多的人活得明白。
--------------------------------------------------------------------------------------------------
档案:史家的粮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因为在开放过程中引起了一些外交纠纷,1996年时,俄国档案的开放程度已经有所收缩。而在那之前抢占了先机的,大都是美国的学术机构。
1997年、1998年,沈志华又和社科院学者两次赴美。“档案,对研究历史的人来说,那就是粮食啊。”沈志华特别爱说这句话。如果说过去只能吃别人嚼过的剩饭,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不抓住,就太不应该了。
美国的好处在于,只要你有护照,无论是国会图书馆、国家档案馆,还是各总统图书馆,5分钟就能办一个出入证,什么都不问你。复印价格便宜,一页只要10~20美分,有的还免费。像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和国家安全档案馆这样的专业档案馆,文件更是分类清晰,不用你自己一页一页地找。他们要做的就是整卷复印,腰酸背疼但心情愉快。两次下来,一共带回了十几箱档案,比在俄罗斯收获还大。
为了找“粮食”,沈志华和夫人李丹慧曾自费沿中苏、中蒙边界各省区走了一圈,去了所有的省级档案馆和重要市县档案馆,收获颇丰。可碰上的头疼事也不少,有些家门口的“粮食”,找起来,比大洋那边还要困难得多。
在黑龙江,他们夫妇专门住在档案馆对面的宾馆,人家上班他们上班,人家下班他们下班,周末还要给档案馆工作人员付加班费。忙了10天,复印了几千页,却因为差了一份人情,不许他们带走复印的资料。电话从省外办一直打到外交部,尽管有《档案法》,尽管外交部说既然是开放档案按规则办就是了,那也不行,就是不让带走。直到现在,那些资料还存在那里。
为了研究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工作情况,沈志华专门去了一些大企业的档案馆。在鞍山钢铁公司一个档案馆,人家说,你只能看和抄写,不许复印。
沈志华奇怪了,你这里无非都是些党委书记的报告和年终总结,有那么严重吗?对方说:“这可都是机密。”
有的地方更惨,连大门都不让进。不得已,他只得动用各种资源,贴人情、贴钱,苦苦寻觅那些别人眼中的“故纸”他的“粮食”。
开国际会议时,沈志华和其他中国学者不止一次地被人问起:你们的论文为什么很少用自己国家的档案?你研究中苏关系,为什么只有苏联的档案没有中国的档案?
“真是让人尴尬的问题。不明白的,都以为是中国学者不勤奋,不趴档案馆,不做基础工作。”他说。
在档案馆遭遇冰冷面孔和警惕眼神的,绝不止沈志华一人。
中央党校韩刚教授,有次和一位美国学者聊天,说起自己为了查阅资料请档案馆的人吃饭。那个美国学者不明白,“不对不对,你要利用他们的档案,应该是他们请你吃饭。”
韩刚说,我们对待档案,仍是保管高于利用;而美国人的想法是,到我这里看的人越多,用我档案的人越多,我的档案价值就越高。所以,在美国很多档案馆,学者去查资料,不仅不要钱,还可以申请档案馆设立的研究基金。
1999年,国际学术界的一件大事是基辛格三角外交档案的提前解密。那批档案包括当年美中苏三国领导人之间30多次会谈记录,涉及三国最核心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问题。让中国学者觉得新鲜的是,这批档案,完全是美国学者通过国家安全档案馆,根据1966年开始实施的《信息自由法案》,敦促国务院等部门未到解密期而提前解密的。
名头响亮的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实际上是一个民办的学术机构,依据《信息自由法案》,向政府部门和国家档案馆不断地要求开放令学术界和公众感兴趣的美国军事和外交档案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复制后,供公众查阅或结集出版。沈志华的大量资料就是从这里复印的。
2002年8月,34卷36册共计1800万字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终于出版了。全书收入1917至1991年有关苏联历史重大事件的档案文献近万件,共277个专题。据沈志华说,除俄国本国外,这是目前收入俄国档案最多的文献集。34卷中,沈志华自己完成了8卷。如果加上因为内容敏感而最终没有被收入《选编》的朝鲜战争和中苏关系部分,他一个人做了十几卷。作为执行主编,他不仅自己参与整理编辑,还要负责协调全国各地13个翻译组和参与这个项目的编者的工作,经常坐着飞机到处跑。
他承认,分类、注释、核实人名地名都是非常考验人耐性的事,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这种基础建设的工作。
“但这是粮食啊。”他说,写出一篇文章只是一个人的成果,完成这个项目,多少人都可以搞研究了。整个国家的研究水准上不去,一个人又能跳多高?让他高兴的,现在已经有博士论文开始使用这些新材料了。
“其实,”他身子前倾,手半遮着嘴:“好多人不明白,在看史料的时候,当你发现那个一直想找的东西的时候,找到那个关节点的时候,有多兴奋!”
2007年4月10日星期二
冷漠懶惰的心
就在找路的時候,我看到了一件現在還難忘的事:在中關村北靠近北大的東西走向大道(不記得名字)上,我正在人行道上走著,突然聽到一聲狗叫,回頭一瞅,看到一條毛發蓬亂的黃毛狗從一個GG懷里掙脫出來,接著顫巍巍的在機動車道上走著,左搖右晃的。開始我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再看它旁邊的GG,應該是北大的學生吧,手里拿著一摞報紙,報紙的一角有一團血污,當時我心一緊,莫非這個哥哥被狗咬了?我再定睛一看,果然那條狗狗嘴巴微張著,不時吐著鮮血,而且右邊的眼珠里也滲出血來,遠遠一看,嚇我一跳。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是條瘋狗(rabid dog),而且它咬人了。因為今天剛在分子病毒學課上聽完老師對狂犬病毒的講解,這條狗的形象與老師PPT上的照片何其相似啊:低著頭,嘴巴張開,走路左搖右晃,眼睛充血。嘴巴里的血可能來自那個GG啊。“天啊,我沒有這么倒霉吧,剛上完課就遇到真的rabid dog”,如果被它咬一口,那可慘了,雖然現在有疫苗,但老師說過如果狂犬病發作起來是無藥可救的。不過再一看,這條狗根本沒有神經系統亢奮的癥狀,狗狗的左眼也完全正常,而且那個GG還不顧來往的車流,想把狗狗再次攬到懷里,而狗狗卻不解其意,一碰到它,它就想咬人,叫聲還相當凄厲。這時候GG也沒辦法了,開始打電話,應該是求救電話吧。結合這些場景--狗狗嘴里不斷吐血、GG報紙一角的血跡--來看,我大概想明白了:這條流浪狗大概是走到路中間的時候被車撞了,這個北大GG前去拯救,而且已經把狗狗抱在懷里了,報紙上的血跡就是狗狗嘴里冒出來的,而在GG抱著狗狗往回返的時候,或許由于驚嚇,狗狗掙脫了,再次掉到馬路上,這次它變得乖戾、不合作,拒絕GG的再次救助,它只有獨自顫巍巍的尋找生路......
它是朝我的方向走來的,我不斷回頭看它的樣子,嘴巴不停的在流血,右眼充血好像已經閉不上了,走路歪歪扭扭,而且意識肯定已經不清醒了,因為它對過往的車輛沒有絲毫的避躲意,有幾次差點被壓到,引得路邊的女同學一片驚呼。可憐的生命在車流中飄搖,而那個北大的GG一直在后面跟著,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不禁想起了電影《門徒》中這樣一個鏡頭:馬路上阿利打電話找救護人員把被撞的流浪狗抬走,一直沒有辦法完全戒除毒癮而又心懷一絲希望的阿芬看到了這個畫面,她再一次主動請求阿利的幫助,阿芬說:你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你都救助流浪狗,就再幫我一次吧。但這次阿利卻無動于衷。阿芬在絕望中自暴自棄,可以說人性的冷漠是導致悲劇屢次發生的重要原因。
今天,我看到了事情的過程,但卻沒有駐足幫助這條小生命,我其實也想象阿利或那個北大GG一樣去打個救助電話,但我不知道打哪一個,而且我羞于在公共場合“展示”自己的愛心,這是一種什么心理呢?不知道。我只能三步一回頭的瞥一眼,再瞥一眼,然后頭也不回的往前去了。心里想著:我其實不想就這么走了的,不過還好,那個GG一直都在......
-------------------------------------------------------------------------------------------------
說完了冷漠,就要開始說懶惰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鐵杵磨成針”這幾句警句還是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本上學來的,但學過了不一定就掌握了,而且于我而言,非但沒有掌握,相反懶惰的種子在我身上生根發芽、樹大根深、枝繁葉茂。本來4月10的腫瘤作業我現在還沒有完成,而且一次次的上網逛bbs看電影,一次次的給自己借口和托辭,自己特討厭這一點,卻總是克服不了這個頑癥。在考研過程中如果偷懶就會落榜所以我不會懶惰,在高考時亦復如是,莫非只有在壓力和鞭策之下才能產生克服懶惰的激情和動力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自己如果再有這種想法的話,可能后果會相當嚴重。一整年的理論學習即將結束,paper沒有看多少、課沒有上多少、知識沒有掌握多少、英語沒有提高多少,相反老覺得自己是在不斷退步,記憶力不再、體力不再、激情不再、耐心不再,長此以往,人將不人啊。“知恥近乎勇”,“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以后真的不能這樣下去了,在4月12日一定要將腫瘤作業完成!!!
-------------------------------------------------------------------------------------------------
在從玉泉坐車去中關村的公車上,我一直在想: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這個命題不是現在的人才提出來的,在生活中網絡上我也看到過很多同樣迷茫的問答。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呢?記得馮友蘭先生曾說過:意義發生于自覺與了解,有意義就是對此事物了解透徹,生活的有意義的前提是你對生活有了透徹的了解。他將人生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但我看了還是有些不明白,他沒有解釋人為什么要來到這個世界,經過了一段人生之后又復歸黃土,這樣一個從狀態來看是個能量變化為零的系統,但畢竟“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時候帶來了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東西,但這些到底有什么意義?歷史長河中蕓蕓眾生很多都平平凡凡的生了又滅了,歷史中似乎沒有留下他們的一丁點痕跡,彪炳史冊的都是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那到底那么多人來了又去了有什么意義呢?歷史不會是象人一樣的動物吧,有些東西總會遺忘;有些是短時記憶,有些則是長時程記憶;而記憶有偏差,就像歷史也可以被篡改、隱瞞、補錄一樣,真的是這樣嗎?那么問題似乎又回來了,人要這些記憶干什么呢?人總是要死的,人活著就是為了充實自己的記憶庫嗎?歷史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在歷史的書單上不斷填寫新鮮東西嗎?這樣是不是可以說成“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歷史而歷史”呢?還是不明白,但希望我通過看書、閱歷、思考能最終知道這些答案。
-------------------------------------------------------------------------------------------------
時間不早了,好好睡覺,完成作業!!
2007年4月9日星期一
是该好好学习了
刚做完了中医的作业,题目是谈谈对中医“心藏神”的认识,老师要求用现代科学观点解释。刚好这几天的心理学课有关于意识的内容,而且Crick也阐述过对意识的见解,所以在我看了一些资料和争论后得出结论--“心藏神”是错误和荒谬的。起码现在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没有完全确定,之所以还有点保留,其原因不在于中医有多少可信性,而是意识这个神秘的东西实在是太难解读了,它的神秘感犹存,恰似“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正如Crick预言的,唯物主义者一定会胜利,意识可以用神经科学来解释。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自己不是科班,只能遥祝他们能取得越来越大的成绩了。
新药开发的作业是写一份新药申请书,老师说很繁琐,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现在应该还不急吧,呵呵。
肿瘤的作业肯定是要推了,不过相信以我现在的状态,两天内应该可以完成滴,老师对不起了。
至于心理学嘛,作业是看电影,而且是需要用心欣赏的很严肃的电影,嗯。
-------------------------------------------------------------------------------------------------
昨天在外面跑了一天,真对不起金鑫同学,我一个男生都跑酸了腿,她该变成啥样就可以想见了。不过玩的还算愉快,逛了清华北大校园,在未名湖畔,观博雅塔,看学生们或嬉闹或学习或沉思,自己心情也欢畅了许多。
窃以为北大的校园比清华的要好,清华的太四四方方,没有生气,虽然有些地方确实也很大气;北大的校园更含蓄婉约,曲径通幽,给人以无限遐想。能在此就学确实是一生的梦想,但于我却是不可能了,能力有限,只有仰望的份了。
路上还经过玉渊谭,里面的樱花及其他各色花确已开放,争奇斗艳,但游人实在太多,长龙不见首尾,而且有“人比花多”之说,看这架势,此言应该不虚,所以以后去的话万不可挑选周末。
在北大,有些地方还是没有逛完,所以以后还要再来,况且当时未带相机,没能留下半点鸿爪雪泥,以至遗憾至极,下次一定要补上,切切。
-------------------------------------------------------------------------------------------------
2007年4月7日星期六
blogspot打开方法
访问方法如下(拷贝过来的,版权归人家所有):
一、浏览器FireFox设置:
1.点此下载这个代理文件(右键另存为),把它放到C盘根目录下;
2.在FireFox里加载这个文件,路径为file:///C:/proxy.pac;
工具-选项-高级-网络-设置
3. 点击一下"重新载入",然后确定,重新启动一下FireFox,完成。
二、Hosts文件修改:
如果你用的是LAN上网(ADSL+路由也行),在IE下可照样做,不过路径要写成file://C:\proxy.pac。如果这个方法不灵(比如你用的是ADSL直接拔号上网),你得使用代理服务器或自己按之前的方法修改Hosts文件了。
Hosts文件的修改: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修改Windows系统下的Hosts文件,以正常访问blogspot。
以XP为例,用记事本打开下面的文件: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再手动添加下面的内容即可:
72.14.219.190 blogspot地址
比如:
72.14.219.190 googleblog.blogspot.com
用这个方法,将你经常访问的blogspot blog给添加进去,每行一个,即可以正常访问它们了。记得修改完后,保存一下。
读者"GG GG"在邮件里建议大家共同参与编辑下面的Hosts wiki页面: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gpi/web/hostwiki
即把自己的blogspot blog地址添加进去。理论上,当所有blogspot用户都参与了编辑后,就得出了一个"无敌"的Hosts文件,拥有它,blogspot就可完全正常访问了。虽然有点"愚公移山"的味道,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一些。
2007年4月6日星期五
心理学与生活课感怀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
老师讲课的例子是: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你的本我告诉自己:你要和她上床;但超我告诉自己:不行,这是违反道德规范的,是会被警察叔叔逮捕的;自我呢则会要求你先去买束鲜花送给她,然后约会、恋爱、结婚、上床,既满足了本我的原始需求,又符合了超我的道德规范,不过过程可能会长一点,可能要花费几年的时间。
但佛洛伊德关于本我的这种无意识(psychoanalytic unconsciousness)的分析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真正的无意识(cognitive unconsciousness)应该像是计算机的程序,它是一种自动化过程,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学习,但不被自己的意识所察觉,这种无意识可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感觉和行为。
Consciousness could be epiphenomenal,不是意识决定了自己的行动,而是在你有意识的决定要做某个action之前,已经有无意识在操纵了,无意识决定要做一个action,同时又会把信息传给意识层面,产生一个要做此action的thought,因此从thought到action仅仅是illusory casual path。意识只是一个小车里的乘客,它不决定车往哪开,但是它会说出车在往哪开,这部车子可能包括了自己的性格、经历等等诸多要素,真正的掌舵者是无意识。意识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无意识,如果意识不能理解的话,我们就会产生后悔、遗憾等情感。
那么,让裴多斐宁可放弃生命、爱情这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来追求的“自由意志”又有什么用呢?What good is consciousness ? 起码现在没人知道,Crick晚年也转向此项研究,还提出“惊人的假说”(中文版已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翻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Crick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完全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行为和构成及影响它们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性质所决定”。他坚信,意识这个心理学的难题,可以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但不管怎么说,起码现在仍然是最神秘的领域之一。
意识系统与无意识系统共同存在,但无意识系统才是决定产生action的,不过由于无意识同样将信息传递给意识产生了thought,所以意识系统当然也能产生action,不过能否单独产生呢?没有来得及询问老师。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Kierkergaard
只有在一段时间之后你才能看清,你之前做出的决定,不论是否后悔遗憾,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仍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老师的课真是精彩,以后都不许逃课哦!!
2007年4月5日星期四
《哥本哈根》---量子伦理学
刚刚写好的文章,没有保存,刹那间灰飞烟灭,便再也没有兴致重新写一遍了。
他们讨论的是1941年海森堡和波尔的哥本哈根会谈,短短十几分钟的会谈后,两人之间的忘年之情,师生之意丧失殆尽。三人的灵魂在天堂抑或地狱仍然牵系着这次会谈,幻想着还原历史,但每次都不如意,带来的都是烦恼争吵和不断的辩解。
历史本来就是不能完全被还原的,尤其是当时两人的所思所想,人的思维是多么奇妙的东西啊,你不可能完全猜中某人在某时想什么,下一时刻想什么,所以这样的还原是没有意义的。但结果是一定的,历史的结果是不变的,那就是美国先于德国造出了原子弹(不管德国的科学家有没有想造原子弹的主观愿望),德国再次接受了一次战争的失败。
道德、道义、责任、科学、情感彼此交织,彼此争斗,抢占人的理智的制高点,由此带来的人的思维是不是测不准的呢?人类的伦理是不是测不准的呢?所以主人公说:创造一种新型的伦理吧,量子的伦理。
这种模糊的伦理显然是不可能被现实接受的,但有时他却可能真的存在似的:海森堡爱自己的祖国,不想自己的国家再次遭受一战的失败,不想自己的同胞再次忍受饥饿寒冷,但他又是有着高傲道德责任的科学家,在抉择之下,他来哥本哈根到底是干什么呢?
在1941年后的时间里人们都在讨论猜测,有人说海森堡是要去刺探同盟国原子弹的情报,有人说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成就,有人说是为了联合科学的良心的力量共同放弃核计划,有人说......
无论多少猜测,无论海森堡怎样辩白,总会有新的猜测产生,其实或许海森堡本人当时也是不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吧,因此无论怎样,他回德国后还是要继续核反应堆的研究(不是原子弹研究),他可能改变了历史,或者他压根就没改变什么。
这个话剧与其理解为科学与战争的冲突,理性道德正义等与其反面的冲突,倒不如看成是对个人的理解,对人的孤独的理解,对人的心灵不被完全理解的理解,这样的话,由此产生的深深的同情感就会湮没争斗猜疑,这样难道不好吗?
------------------------------------------------------------------------------------------------
演出单位:中国国家话剧院
主要演员:杨青、梁国庆、何瑜
编 剧:迈克·弗雷恩,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出生于1933 年,曾在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后来在《守护者》和《观察家》做过记者和专栏作家。在此期间,发表了《锡人》(1965 年) 、《俄国翻译》(1966 年) 等。他的小说《登陆太阳》(1991 年) ,获得《星期日快报》年度奖。2002年,又一部小说《间谍》获"维特布莱德"小说奖,并获"维特布莱德"年度图书奖提名。迈克·弗雷恩也是同年"黑伍德·黑尔"文学奖获得者。迈克·弗雷恩的剧作包括《字母顺序》(1975年) 、《云》(1976 年) 、《蠢驴的岁月》(1977 年) 、《建立还是破坏》(1980 年) 、《噪音消失》(1982年) 、《捐助人》(1984 年) 和《哥本哈根》(1998年) 。其中, 《哥本哈根》由皇家国立剧院在伦敦首演,并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在欧美引起广泛轰动。近年,澳大利亚、日本也有《哥本哈根》的演出。评论界称这股势头为"哥本哈根现象"。
翻 译:胡开奇,任教于纽约市教委及纽约市立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访问教授,中国国家话剧院北美戏剧顾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北美顾问。1982 年获英美文学学士,后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1990 年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攻读戏剧文学,1993 年获纽约市立大学双语硕士学位。主要著作: 《困惑与良知》、《戴维·奥本与他的求证》, 《浅谈美国先锋戏剧的历程》、《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和《迈克·弗雷恩的新剧〈民主〉》等;主要译作:《五个先锋派,或不存在》、剧本《求证》、《哥本哈根》、《4·48 精神崩溃》、《变形》、《山羊,或谁是希尔维娅?》和《民主》等。